奇点创新团队

作者: 时间:2020-10-03 点击数:1568 字号:

一、团队基本情况

(一)团队人员构成                       总人数:47

教师

博士

硕士

本科

5

0

6

36

(二)团队导师简况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0

2

1

首席导师情况

姓名

郭军

性别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行政职务

米乐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

软件工程、边缘智能

近三年获奖

创新实践优秀教师奖3项,辽宁科技抗疫先进科技成果1

主要承担课程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产品构建实践

电子邮箱

guojun@mail.neu.edu.cn

导师梯队成员情况

姓名

团队中分工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方向

电子邮箱

张爽

软件工程指导

副教授

软件工程

zhangshuang@swc.neu.edu.cn

李哲洙

软件工程指导

高级工程师

软件工程

lizezhu@163.com

马犇

创新创业指导

讲师

创新创业

mab@swc.neu.edu.cn

刘先奇

边缘智能指导

实验员

软件工程

liuxq@swc.neu.edu.cn

二、团队研究方向

重点研发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为一体的软件工程类和边缘智能类产品。具体包括UML图格式化检查、自动化测试、软件造价评估、儿童心智画像、云边协作技术等。

三、团队建设方案

  1. 建设目标

以“因奇点而创新,为未来而超越”为愿景,以“云组织”为资源架构、以市场化为成果导向、以“奇点俱乐部”为孵化平台,重点研发集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为一体的软件产品。团队将引导不同专业的学生融入软件产品构建的大画卷,汇聚到“奇点俱乐部”孵化平台下,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将用户需求转化为有价值的软件产品,成为东北大学创新实践的新的驱动力。

  1. 团队文化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T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转型人才,可称为“新T型人才”(因“转型”英文首字母为T而得名),他们一方面要具有传统T型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有奉献精神和社会担当,更要具备变革的意愿、意识和能力,甚至要主动承担起领导变革的使命,具备谦虚谨慎、善于协作、甘于奉献、不怕吃苦、勇于创新、不惧挫折等素质。前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外在能力,后者则称之为内在能力。外在能力可以通过大学课堂进行培养,但学生的内在能力却更多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培养。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但在变革、奉献和协作方面做的很不够,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实践环境进行培养。一方面,从学生视角看,这和他们生长的“顺境”有关,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缺乏奉献社会的经历和相互协作的环境,并且把创新的过程考虑的比较简单,常常希望短平快地获得成功;另一方面,从大学视角看,大学教育善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这是大学的专长,但在内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却显得不足。

我们需要在“变革精神”方面,培养学生们不但知行合一,而且真正领会产品变革创新的深刻含义,成为主动变革的实践者;在“奉献精神”方面,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践行东北大学校歌中所倡导的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的大爱情怀;在“合作精神”方面,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们适应变化、不畏困难、共同协作的团结拼搏精神。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生创新实践的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超越,提升变革精神、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这高度契合了企业与社会对新T型人才的需求。

  1. 团队辅导机制(如开展研讨会、培训会、学术沙龙、专项课程等)

1)团队定期召开周会、月会,不定期为每个项目组召开午餐会。

2)团队基于中国大学慕课《软件产品构建》课程,给全体成员开设专项课程,同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不定期讲授创新实践类课程。

3)团队在学生课余时间,邀请企业人员、软件用户等不定期召开培训会、学术沙龙。主要企业或机构包括:

  1. 青岛鼎信通讯有限公司

  2. 沈阳帝信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3. 辽宁省软件评测中心

  4. 辽宁北方实验室有限公司

  5. 沈阳牛艾科技有限公司

  6. 北部战区总医院

  1. 运行管理机制(如队员选拔、淘汰等)

团队采用轻量级的云组织架构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开发人员均为在校大学生,毕业之后依旧可以通过创新平台对创业项目进行服务维护:

  1. 团队长周期:他们即使毕业后也将继续维系在这个云组织框架下,利用业余时间持续演进产品,并享受产品研发带来的红利。

  2. 空间虚拟化:组织内部各节点信息及成果的共建、共享,与用户的交互迭代通过网络实现连接,各成员在天南海北也一样可以在奇点平台下统一创业。

  3. 组织生态化:组织能够根据外部市场的变化自动演进滋生的组织及能力。

  4. 专业无边界:不仅要彻底打碎组织内部的墙,而且组织外部的墙也要打碎。成员可来自东北大学全校各专业学生,不受专业束缚,集中各方面人才集体创业。

  5. 成员动态化:建立团队成员后备机制,动态调整成员结构,根据定期考核结果,淘汰不符合团队发展需求的成员,引入优秀的新成员。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奇点平台会变得极致扁平、无限开放。对校内可以盘活创新资源,对校外可以纳入毕业生作为长久资源。所有的资源可以实现开放性获取、随需调用、随意组合,可以自由对接用户的需求。

  1. 预期成果(论文、专利、竞赛获奖、注册公司、成果转化等)

  1. 论文:2

  2. 专利:2

  3. 竞赛获奖:省级及省级以上4

  4. 注册公司:1

  5. 成果转化:转化专利1

  1. 进度安排(以每半年一个考察节点来规划,列出每时间段拟完成任务)

拟申请两年。

120207~12

[1] 20208月,2个作品参加辽宁省互联网+大赛

[2] 20208月,注册学生创业公司1

[3] 20208月,利用假期重点研发产品3(公益平台、上肢康复、智能药箱)

[4] 20209月,规划2021年创新创业项目

[5] 202010月,和云南昌宁县当地企业合作推动“阳光守护”公益平台

[7] 202011月,重点设计产品3~5个(设计方案)

[8] 202012月,学生进入考试期,总结和计划,外委测试

220211~7

[1] 20211月,团队内部培训

[2] 20211月,组织多场用户交流会

[3] 20212月,利用假期重点研发产品3个,全面建成“阳光守护、少年强国”软件系统

[4] 20212月,和全国多个县合作推动“阳光守护”公益平台

[5] 20213月,和用户交流、测试团队产品

[6] 20214月,改进产品,备战2021年互联网+大赛

[7] 20215月,争取有3个以上作品参加互联网+大赛校内赛

[8] 20216月,学生进入考试期,暂缓研发,外委测试

[8] 20217月,总结和计划。

320217~12

[1] 20218月,2个作品参加辽宁省互联网+大赛

[2] 20218月,利用假期重点研发产品3个,发布“智能药箱”、“上肢康复”可测试版本。

[3] 20218月,和全国多个县合作推动“阳光守护”公益平台

[4] 20219月,规划2022年创新创业项目

[5] 202110月,争取有1个作品参加互联网+大赛国赛

[6] 202111月,重点设计产品3~5个(设计方案)

[7] 202112月,学生进入考试期,总结和计划,外委测试

420221~7

[1] 20221月,团队内部培训

[2] 20221月,组织多场用户交流会

[3] 20222月,利用假期重点研发产品3~5

[4] 20223月,和用户交流、测试团队产品

[5] 20224月,改进产品,备战2022年互联网+大赛

[5] 20225月,争取有3个以上作品参加互联网+大赛校内赛

[6] 20226月,学生进入考试期,暂缓研发,外委测试

[7] 20227月,争取有1个产品量产上市。

[8] 20227月,总结和计划。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95号 电话:(024)83680498  传真:(024)83680522 邮编:11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