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新团队

作者: 时间:2020-10-03 点击数:1389 字号:

一、团队基本情况

(一)团队人员构成                       总人数:13

教师

博士

硕士

本科

3

2

2

6

(二)团队导师简况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1

2

0

首席导师情况

姓名

任涛

性别

民族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近三年获奖

获省部级奖励5项,校级奖励15项,被评为“辽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以及“人工智能+”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主要承担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

电子邮箱

chinarentao@163.com

导师梯队成员情况

姓名

团队中分工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方向

电子邮箱

任涛

总体负责

教授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chinarentao@163.com

韩春燕

负责开发实践指导

副教授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hancy@swc.neu.edu.cn

张明卫

负责理论研究指导

副教授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zhangmw@swc.neu.edu.cn

二、团队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在图像中的应用

该方向研究如何使计算机有效感知、处理和理解图像数据,达到模仿和超越人类视觉的目的,以协助完成人类活动。我们的研究主题丰富多样,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从算法集成到软件开发,从基础的图像处理到高级的图像理解。同时,我们将计算机视觉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交叉研究领域:

1)与生物医学领域融合,实现了基于CT等医学影像的疾病智能分析与诊断;与自动化领域融合,实现基于视觉的机械设备智能伺服控制;

2)与调度算法领域融合,实现智能调度和装配算法。

各领域之间彼此交叉,最终形成了多领域,多模态的研究方向。如在智能抓取方向中,首先基于视觉算法感知到各类物体的位置,然后基于智能伺服算法控制机械臂进行抓取操作,最终基于智能码垛算法进行码放,完成一套完整的抓取流程。

2 人工智能在生物信息学的应用

传统药物的研究和实验过程漫长且复杂,同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近些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为传统药物的研究和实验提供新的方案。机器学习可以应用于药物研究的很多阶段,例如,靶标验证,预后生物标记物的鉴定和临床试验中数字病理学数据的分析。目前许多高科技公司和高校也已经将目标转向机器学习的药物研究领域,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促进药物研究,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该方向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有以下几个大方向基于机器学习的药物研究。

1)药物重定位:利用已有的药物-疗效的关系,融合多维度的药物信息(分子结构,分子指纹,靶点关系等),利用图神经网络等技术,预测哪些药物还可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帕金森等慢性疾病。

2)药物不良反应的预测:利用已有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融合多维度的药物信息,借鉴NLP思想和相关技术,发掘已知药物的未知不良反应如 心脏不适,消化不畅等。

3)基因关联预测:通过构建药物-基因-疾病大规模复杂网络,利用网络嵌入算法,挖掘网络中隐含的对应关系。并可通过构建出来的网络,筛选相似的疾病,有助于疾病分类和药物所属类别的合理化,定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3人工智能在地震学中的应用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快速获得地震事件信息对防控减灾极为重要。传统的地球物理学方法耗时长,无法实时准确的分析地震波。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得到模型,快速准确的处理地震波数据。目前,该方向主要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解决以下4个地震学问题:

1)震相拾取:神经网络与决策树相结合可以自动、及时、准确的拾取震相,为后续的地震预警和地震定位工作提供基础,图1所示为地震波实例。

1 地震波实例

红色部分为噪声,橙色部分为P波,黄色部分为S波,蓝色部分为面波

2)地震事件性质分类: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快速准确识别地震事件性质,辅助研究天然地震的发震机制,并及时检测非法采矿、爆破等。

3)震级计算:利用LSTM快速测定地震震级可以辅助地震速报的生成。

4)地震预警: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短时的P波数据计算得到震级信息,在S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发出警报,以减少当地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人工智能与地震学的结合不仅可以简化传统地震学的工作,同时可以从数据的角度获得新的知识,为地震预报提供了可能,从根本上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


三、团队建设方案

  1. 建设目标

团队以人工智能方法、技术为基础,力争将人工智能的方法和技术应用于解决工业,医药,应急,军事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培养一批本科生,使其能将所学课程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实现高薪就业;培养硕士生具有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能够带领团队进行研究工作及开发工作;培养博士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所研究的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1. 团队文化建设

科研团队的科研进展与每个科研个体息息相关,因此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多元化激励机制尤为重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对于具有特殊贡献的工作,应当建立经济奖励制度,对于严重违反团队基本原则的建立经济惩罚方案。

配合物质激励,注重精神激励。培养团队负责人与团队成员间的良好关系,并通过鼓励等方式提升团队成员在科研项目工作中的成就感,保持并提高每个科研个体的研究热情。

对学术,着重成长激励。关注青年成员的个体成长,提供个体发展机会,如帮助学生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1. 团队辅导机制(如开展研讨会、培训会、学术沙龙、专项课程等)

团队每学期至少开展10次培训会或专项课程,对新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团队每周召开一次讨论会,汇报工作进展,解答疑问;

团队教师要求出席所在组的讨论,并对研究进展进行把关。


  1. 运行管理机制(如队员选拔、淘汰等)

选拔机制:本科生进入年级的前60%,无挂科,有余力从事技术的研发,且在团队中参与时间大于10个月;研究生需从事相关课题,且作为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

淘汰机制:本科生如出现挂科,或无故不参加团队活动,讨论3次以上,或无集体意识,不服从团队负责人的安排均被淘汰。


  1. 预期成果(论文、专利、竞赛获奖、注册公司、成果转化等)

  1. 培养2-4名博士研究生,4-8名硕士研究生,10名以上的本科生;

  2. 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国际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计算机设计大赛等重要比赛,以及东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8项。

  3. 发表相关高水平论文3-8篇,申请专利2-5


  1. 进度安排(以每半年一个考察节点来规划,列出每时间段拟完成任务)

拟申请2年。

2020.9.1-2021.1.31:实现人工智能方法在码垛系统中的应用,参加美国数学建模大赛

2021.2.1-2021.8.31:实现人工智能方法在药物预测中的应用,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

2021.9.1-2022.1.31:实现人工智能方法在地震分类中的应用,参加美国数学建模大赛

2022.2.1-2022.8.31: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95号 电话:(024)83680498  传真:(024)83680522 邮编:110169